第1170章 女将(1 / 2)

加入书签

从这点上边可以看出,仁名满天下的周少瑜绝不是什么好人。

假设当真将高玉瑶给掳了,这对于争夺天下是有利的,谁也不能否认高玉瑶的能力。有她在,大梁至少短期内事处于上升势头的,莫看萧姽婳祸害了一下东荆州,火凤又祸害了一番徽州和青州,可压根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至多也就是让高玉瑶有点小烦恼。

若没了高玉瑶,大梁必乱,意味着攻取年限的缩短,天下早些统一也意味着百姓安居,死伤也会相对减少。

但周少瑜不可能会这么做。说白了,枭雄的道路他走不来,这才走的仁道,即便如此,其实也就是伪善罢了,那啥要当,牌坊也要立。

当然了,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认为自己一方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真要掳了太后,名声且放一边,至少彻底和大梁为敌。而萧姽婳再不喜高玉瑶,再不认可现在的大梁,但高玉瑶作为太后,同样也是脸面,周少瑜一旦做出那事,摆明了就是造反,到时候萧姽婳想都不用想,必定攻之。

再加之草原仍在乱,金人仍有威胁,岂不是四面皆敌?

听命进攻觐见的周少瑜瞅着上方端坐的高玉瑶,心想若当初一条黑路山匪干到底,那想都不用想,掳了便是。不过这想法也想当然了,当真山匪逐步壮大的话,没可能这么快混到现在的地步,也基本不可能和萧姽婳、高玉瑶她们产生直接交集。除此之外,至少北方的势力是没可能发展出来了。

估摸着,也就是在占领湘州、黔州乃至部分赣州之后,稳步向南扩张,中原地带?那肯定不急的很,而北方就更莫说了,如此一来,麾下肯定就别想有骑军了。

高玉瑶可不晓得周少瑜一下子杂七杂八想了那么多,还一度想着若真要掳人该怎么做才稳妥。然而高玉瑶其实也想过再次出手将周少瑜扣下。

只是现在不比当初,以前扣下周少瑜,只要不出事,后果尚能承受,可现在?

得不偿失的。

此次高玉瑶之所以这么急召见周少瑜,原因却也简单,她暗中派往荆州与萧姽婳密会的使者已经回来复命。那是个机灵人,向来会察言观色,根据他的观察,萧姽婳表面毫无动静,但实质已经起了疑心,接下来只需让其认定周少瑜和火凤有偌大的联系,那么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而这些,周少瑜肯定是不知道的,高玉瑶自然也不会明说,但就是忍不住想要得意一下,哪怕周少瑜啥都不知。

相比起城郊狩猎,身处行宫之中的高玉瑶显然要放松许多,至少这里可没那么多视线,即便有,谁敢乱传?管不好自己的嘴,那丢的可是命。

在众宫人的眼里,她这位太后可是手段狠厉的很,同时也很会丢胡萝卜。又敬又畏,大抵就是这么意思了。

这点上,作为高位者,高玉瑶是绝对合格的,相比之下周少瑜就差太多,麾下对周少瑜足够敬,但畏却没有多少,固然周少瑜也有下狠手的时候,可到底屈指可数。若非众妹子弥补,单靠周少瑜自身肯定没办法做到现如今的凝聚力。

这方面周少瑜知晓一些,但也了解不算多,莫说直接掌管湘州的李清照,即便是甚为低调以调和诸位姐妹关系为主的卞玉京,都是直接下令处置过人的。

许是前两日狩猎时高玉瑶颇为冷淡的关系,此刻再见,居然又有些生疏感,正正经经的东拉西扯,让周少瑜疑惑的是,高玉瑶似乎提荆州之事特别多。

“说起萧姽婳,那孩子本就对选夫无甚兴趣,如今更是背上了一个弑夫的名头,啧,直接叫人避之不及呢。”高玉瑶笑呵呵的说着,看似真是闲聊一般,

而周少瑜却忽的想起来前不久武媚娘的一些分析。

萧姽婳如今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其能力,而在于其性别与婚姻。首领无后,这绝对是最大的问题,而萧姽婳拖到现在都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好容易算是和吐蕃联姻吧,再不满也捏着鼻子认了,好歹能有子嗣。结果呢?咔擦一下子,没了!

若时间短还好说,时间一长,看不见未来的那些文武必定心有异心,并非是说不忠心,而是当他们辛辛苦苦奋斗半生却无法保证未来的时候,除却毫无顾忌的死忠,基本都会生出别的想法。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萧姽婳能短时间内搞定高玉瑶掌控大梁么?不能吧。

既然武媚娘能想到这一点,聪慧如高玉瑶,又如何想不到,是以敢肯定,高玉瑶绝对有秘密派人接触萧姽婳麾下将领文官,即便现在无用,但将来只要有一人重要时刻反水……

考虑到这一点,即便周少瑜不知晓高玉瑶派人和萧姽婳密会,也知道肯定要做一些什么来扭转这种局面了。无论怎样,萧姽婳都是和大梁对耗的主力军,若没了也就罢了,还直接被大梁吞并,那未免有些恼火。

另外,南越地区乱起来也好,之前虽说是何当地势力联姻结盟,可就算短期内无事,肯定也无法长久,终究比不得直接自己掌控。就算只能掌控一处大型海港也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之下,拥有一点地盘的周少瑜,对于人口以及环境都不小差距的南越兴趣还没那么大,完全可以留着最后收拾。

可惜,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安歌这妹子居然再次出来搅和了。

南越各大势力联盟,统共对周三山发起进攻。声势也算浩大,稳妥起见,周三山不得已暂且放弃大多数地盘,集中力量于越江城防卫,论位置,大概也就是珠海的样子。

一时间路上大军集结,海面上也帆船航行,放眼南越历史,这般规模的战争已经许久不曾出现过了。

还未正式开战时,两军将士还有闲情闲聊这个,认为作为一个参与者而有荣光。毕竟这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战了,哪怕没他们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