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碰撞(1 / 2)

加入书签

雍州,天水以西,镇西府大营。

节节败退的镇西府,如今总兵力不到三万,士气低落不说,连战心都几乎消失。

从出兵攻打当时占领并州的突厥开始,短短时间内,死伤的人实在太多了,整个雍州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白。若不是此刻是人家打到了雍州地界,为了保护家园家人不得不反抗的话,怕是不少人都会选择做逃兵了吧。

“公主和并州的援军还没到么?”

“根据消息,这几日便能抵达。”

“几日几日,具体是几日?此处若是再丢失,西域那些跳虫就打到天水城下了!”

“应当不至于,此处地势险要,又有关隘可守……”

“你管着废弃数百年的破墙叫做关隘?”

“这……谁要想得到,被压了数百年的西域也能打到这里来呢。可不守又能如何?进攻?看看外边将士们的状态吧,不防守,和送死有什么区别?更莫说,我们这里只有一万人,剩下的都守在天水!”

“哎……怕是家主也认为,这里也是守不住的吧,不然,只要守住这里,又何必担忧后边的天水。”

这是两位镇西府姜家子弟对话,由此就不难看出,形式很不容乐观。

比战力,其实西域诸国的军队战力并不强,更莫说联军这种东西,指挥起来也非常的麻烦。可再麻烦,也架不住人家同样全都是骑兵。而镇西府,骑军早在和突厥的对抗中死光了,连铁甲军最终也不过剩下一二百。

寻常的步卒面对骑军,人数还少,怎么打?没法打!

人家一个冲锋,已经被突厥打出阴影的镇西府军队,直接就溃败而逃了。

在突破边境关隘之后,西域联军再次加大了兵力,总人数达到十万,分三路,从不同的路线开始入侵,然后于天水以西废弃许久连名字都已经忘却的关隘集合。

当然了,这是计划,眼下镇守在此处的镇西府军队之所以没事,是因为人家还没会合呢。赶到的也就是一万先锋军而已。

至于镇西府的援军,来的慢也是有理由的。

在得知西域入侵雍州的消息,已经将雍州视作自己地盘的萧姽婳当然着急,但相对的,火凤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集结大军压紧紧逼,一副你敢分兵出去,我就敢攻到长安去的架势。

为此,萧姽婳不得不等待新一批的新军抵达之后,才敢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雍州支援,饶是如此,萧姽婳也只能是死守不出,完全没有能力对火凤进行反击。

如此一来,赶往雍州的援军自然就慢了。

而李秀宁一方的军队也不快。虽说老早就已经出发,可架不住拖延啊。

趁着大军西进的机会,将一路上的县、村疏离一遍,看是否还留有财物人口,虽说南边早就步入正轨一切顺利且挺富裕,可中间隔得太远,很难对并州有所照顾。

是以这等搜寻就很重要了,怎说说当时也是那么多突厥人在这里吃喝,剩下的粮食肯定不会太少,此外,人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愿意入伍的直接跟着李秀宁走,不愿意的也会又人先行护送到泰原。

当然了,你非得不愿意离开故土也行,只不过暂时也不会派人过来进行管理,安全肯定没办法保障。

如今并州就剩这么点人口,能集中最好先集中,分散开来委实不利于管理发展。就目前而言,暂且只会发展泰原和晋城两地,至于别的,暂且还顾不上。

如此一来,李秀宁的进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但一路走走停停,一万军队出征,到了雍州地界的时候,却变成了一万五。

练兵?边走边练嘛,长途赶路,只要训练出体力和规矩服从就成,也不会指望说一上来就直接冲在前线。

而军备方面,这一点实在太感谢镇西府了,鉴于镇西府的军队在并州死伤太多,留下的军备先是被突厥缴获分赃,而现在,大多都落入了周少瑜一方的手里。

想到一开始还要去找火凤购买武器,真真就是天壤之别。

只是武器兵甲也属于消耗品,数量再多也有全部损毁的时刻,论长期发展,还是收容了镇西府之后的萧姽婳,莫看镇西府兵力已经没什么了,但各方面底蕴却非比寻常,单是铁匠一项,就足以叫周少瑜各种羡慕嫉妒恨。

而火凤也不差,莫看这位靠起义起家,但是却早早的就将镇北府曾经的铁匠之类收拢了不少,也就是周少瑜最可怜,收拢的都是民间的寻常铁匠,人数还少的可怜。

言归正传,李秀宁虽然抵达的时间较晚,可萧姽婳的援军不一样挺晚的么,路经天水城,李秀宁门都不入,理所当然的要了一批物资之后,径直赶往前方废弃的关隘。

对于这种积极的态度,镇西府也是没有想到的,毕竟雍州对周少瑜一方来讲,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真没有关系么?乍一看的确如此,可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雍州对于外界的消息知道的并不多,最起码善怀阁的名头,在这里就没有多大的用,到是周少瑜的声望还高些,不过大抵上也只是知晓这家伙灭了阿史那隼。

那么发展在雍州的知名度,或者应当说仁名,那就挺重要了。

真以为这么慢只是在并州境内磨蹭么,实际上在雍州地界,照样慢。

雍州西边西域联军大兵压境,为避战祸,百姓不得不弃离故土向东迁徙。然而就现在这么个世道,雍州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又有哪个官府会管,都快自顾不暇了。

是以收拢流民,在雍州同样可以进行,每过一处,都会放粮施粥,愿意去并州的自然最好,不愿意去也不勉强,莫忘了谁给你活下去的口粮便是,实在扛不住了,照样还可以去并州,绝对出现不管不顾的情况。

为方便宣传,甚至还编出了好几段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歌谣,大体意思,都是再苦再难,不要绝望,去并州,去找仁义无双周少瑜云云……

好吧,感觉还真是,蛮羞耻的。

但是效果的确好,在看不到未来朝夕不保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将这视作了一条后路,再不济,只要走到并州,就有了活路。

为此,徐妙锦等人还特地派了人在两州交界之处设立了赈济处,随后每一整天几十里的路程距离,都会再设置一个,直到泰原为止。

而派出的人员,便是那些满怀梦想仁义的书生,既能让他们发挥作用,又不会留在泰原碍事,一举多得,几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