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作弊的惩罚(2 / 2)

加入书签

就目前来看,益州是最少的。毕竟是大汉的大本营,深受刘寻影响。没有一个郡守这么做,只有两个太守府里的属官,受不了诱惑,做出了徇私枉法的事儿。下面的县令,也只有两个人这么做。这种比率,在古代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不知道几十上百年之后,还能不能保住这种好的作风。

雍州差一点。在边缘的郡县,竟然出现了一个郡守、三个属官和四个县令这么做!

陇西更差,只是那里只有五个郡,所以抓的人也不多。

最差的还不是司州和豫州。这里有一些世家跟随晋国朝廷跑到邺城去了,目前的关系网已经遭到了一些破坏。

兖州和徐州更好一点,因为那里的士族门阀基本上都去了黄河北岸。

最差的,吴地!那里原本就是世家大族极为繁盛的地方,关系网很是完善。再加上,哪里基本上是和平投降的,没有遭到什么破坏。所以,竟然有许多徇私枉法的事情发生!

基本上,只有寥寥几个郡可以独善其身,县城因为基本数目多一些,所以能过独善其身的也多一些。

结果就是,锦衣卫一抓就抓了好多人,甚至于顺藤摸瓜,抓住一个,带出来一串子。

这些家伙可能是没有遭受到战火的祸害,还有不少底气,有的甚至威胁锦衣卫,让他们把自己放了。要不然,有他们好看。

结果,刘寻对锦衣卫的指示是:凡是有反抗的,通通杀光!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反抗,那就太好了。刚好因为之前他们都投降了,没有借口杀掉他们,现在有了借口,正好杀了他们!

结果,果然爆发了一些动乱。刘寻调集中央禁军,过去镇压,凡是反抗者,通通杀掉。甚至于对他们有所帮助的,也一并杀掉!

杀的人头滚滚,尸骸遍地。很多人把刘寻比作像秦始皇一样的暴君。但是刘寻毫不在意,秦始皇的骂名那么大,可是在他死去之前,有谁敢造反了?

而刘寻和秦始皇还不同。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七国纷乱的后遗症还大得很,而且,他那个时候年龄也老了,没有时间很好的治理天下。如今,刘寻不过才三十岁,还有很长的时间,把整个天下治理成开元盛世的局面。甚至于比所有的盛世都要繁华!

那个时候,新长成的下一代人和下下一代人,因为刘寻才能过上好日子,自然会感恩戴德,把刘寻当做盛世明君,千百年来歌颂。

杀了这些人,刘寻认为,惩罚的力度还不够。大汉的俸禄,还是不少的,完全够官员们生活养家的了,这时候还要贪婪,那就不是为了生活,纯属是为了奢侈了。

于是,刘寻把其中的典型,进行了一项极为残酷的惩罚。那就是朱元璋发明的“剥皮塞草!”

就是把主犯的皮剥下来,里面塞上稻草,放在官府里,惊醒后人!

无数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后备人才,看到这样的稻草人,全都被惊得浑身冒出冷汗,不敢再想徇私枉法的事儿。

就这样,在无数人的哀嚎中,第一次县试进行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