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国伐晋!(一)(2 / 2)

加入书签

盟友愿意跟他一起打晋国吗?那是肯定的。魏蜀吴三国现在就是因为单独一个力量太小了,所以才结盟,共同对抗晋国。

像这种一起打晋国,都从晋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的事儿,自然是很愿意的。

当然了,盟国之中,肯定是有一个是发起者,那就是进攻的主力。其他的盟友只是配合一下。

不要看不上这配合一下。

比如这次,大汉打晋国,假如吴国用十万人佯攻,魏国用三万人佯攻,只想着在什么地方能捞一块好处。这个时候晋国怎么办?很显然,就算明知道这两国都是佯攻,也得放上相等的兵力进行防御!要不然,如果把防御吴国和魏国的兵力撤走了,那这两国一看有大便宜可占,分分钟就会把佯攻转变成举全国之力进行的真打!到时候真的抢了一块地盘,还不是美滋滋?

所以盟友的配合能够大量牵制晋国的兵力。

于是,跟军方商量之后,朝廷就派出了使者,前去这两个国家,跟他们通气。

使者到了之后,吴国的小皇帝还是那个样,什么都不是很懂。旁边的顾命大臣听了使者要求吴国也出兵的话,有些犹豫。

吴国当然跟晋国也是敌人。但是眼下他们的老皇帝刚死不久,新皇帝还是个小孩,正处在这种内部政权比较薄弱的时候,忽然打仗,是不是会得不偿失。

张布就让使者回去等一下,自己跟其他人商量一下。

吴国的大臣们商量之后,觉得还是要出兵的。一来是盟友之间的义务,二来是大不了少派点兵就是了,而且也不真的进攻就是了。帮大汉牵扯一下晋国的兵力而已。

至于小皇帝,今年才十二岁,报告他一声就行了。

最终吴国的答案是,只愿意出兵五万,攻打襄阳城,牵扯晋国兵力。

虽然吴国出动的兵力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使者也没有办法,只好回去复命了。

再说魏国那边,当听使者说,蜀汉要尽全力攻打晋国,一定要从晋国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时候,夏侯奂简直要高兴的跳起来了!

司马家篡位,刨的是魏国的祖坟,魏国最恨晋国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就像当年三国刚刚鼎立的时候,刘汉恨曹魏一样。

夏侯奂当场答应,魏国一定尽全力来牵制晋国,有机会就抢一把,要是机会大,那肯定也要在晋国身上咬下来一口!

魏国现在只有西域一个地方,而西域只是凉州的一部分罢了。还有陇西五郡,因为跟雍州连接好,靠的近,魏国没能拿下来。所以现在魏国的国力很小。

但是夏侯奂还是咬咬牙,拿出了三万主力大军!这样,魏国境内就没有野战军保护了,只有一些辅兵。

使者看到这个情况,自然是比较欣喜的,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