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挥拳砸开通天道(1 / 2)

加入书签

徐风摇头叹息,感觉郢都的贵人们,脾气太差,无论是三清门的道士,还是这位勋爵子弟,一言不合就要决战。

稳坐厅堂之上的顾青玄,对吕不凡和杨彪的挑战,没有任何表示,像是有意为之。

杨彪虽然年轻,却已经在北军服役一年有余,年前曾率步卒转运粮草,孤军深入,直到朔北六镇中最险恶的临荒镇。

那里是真正的北方前线,沿途罗刹国的探子、阴修不计期数,能活着回来已经算是奇迹,而杨彪一行竟然成功将粮草运达,解了临荒镇的困局。

在临荒土城苦守数月的抚国神将沈陵,一朝得到补给,连夜埋锅造饭,次日凌晨,率大军一口气将战线向西北推进六百余里。

此役,斩敌万余,成为两族鏖战一年多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

初秋回到皇城的杨彪,立即被夏皇亲自召见,一时声鸣郢都,家喻户晓。

虽然身后有太尉老爹撑腰,凭着这段经历,杨彪已经隐隐成为郢都城,青年一代权贵的领袖人物。

太平年月,勋爵子弟大多留恋声色犬马,在家族世代熏陶之下,也有少数性情坚毅,或者聪慧过人的子弟,但拥有修行之姿的却是凤毛麟角。

而杨彪就是凤毛麟角中的一员,六岁时候就被太尉杨林送往郢都六观之一的黄龙观修行,十六岁开悟,今年刚刚十九,已经是天启中境的实力。

杨彪奋力一鞭,灌注了六成真元,有开山裂石之力,却被蒋辽黑杖稳稳挡下。

他神情微凝,发现果然如徐风所说,对面的壮硕少年是个强横对手。

“听说青衣试里,你报的是忠义堂?”

蒋辽看着隐有战场风霜之色的杨彪,心中兴奋,祈祷不让自己失望,能结结实实,凭本事的战上一场,却没想到杨彪问起这等事来。

“不错。”蒋辽平静说道。

“你还是滚回衡水,再等三年吧,忠义堂里我杨家说了算!”

杨彪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看着徐风。

朝廷军部选拔将领的忠义堂,杨家说了算!这是何等的嚣张跋扈。

然而厅堂里的臣僚反应极其平淡。

一来杨家根基深厚,盘踞军部几十年,杨太尉门生故吏遍布东西南北四大镇军,二来这杨彪风头正盛,放眼京都的军中,一时无两。

如果他真的从中作梗,让一个籍籍无名的学堂弟子落榜,也只是小事一桩。

“原来对方根本没把自己放在对战的眼里。”

蒋辽面色平静,心中的野火却猛烈燃烧。

从父亲举债让他进入学堂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了目标,通过青衣试成为大夏帝国的一员战将,拼杀疆场。

十几年来,他对边境战事殷切关注,总向几个家底殷实的同窗打探北方的战报。

甚至不惜跑到中州城,向城中的官署打听。

像他这样热心大夏王朝北方战事的少年有很多,而蒋辽不但热心,而且死命一般的执着。

一有罗刹鬼卒骚扰边境的消息,他就为大夏北边的防御感到痛心,他痛恨腐败的官僚体系,畏缩不前的懦夫,更痛恨以战邀功发财的将领。

论财力,大夏王朝是罗刹鬼国的数十倍,论人才,历史上将星如云,灿若星河。

为何北境的战火却越烧越往南,甚至一度到了距离朔州州府六百里,大夏王朝郢都两千里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