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漫江碧透(二)(2 / 2)

加入书签

他穿着灰色中山装,两鬓斑白,已过古稀之年却精神抖擞,完全不需要人搀扶,步下生风。罗建国见状,立马跑到跟前,敬了个礼,道:“长,好!”

老人也没有架子,坐到正对着戏台的椅子上。示意其他人都坐下,又唱道:“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他端起茶盏,对着张慎问道:“你知道下一句吗?”

张慎倒吸一口气,这样板戏他可是真的第一次听,不过唯一有影响的就是阿庆嫂接的这段话,“如履薄冰”大概就是他真实的内心感受。他点点头,恭敬的念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小王爷,你看。这就是真喜欢和你伪喜欢的区别。你啊,在这个上面就是缺点悟性。而缺的这点悟性,怕是这辈子都补不上了。”老人说得很耿直,一点都没有给锦阎留面子。

“阁老,我要是有悟性,就不开公司。也和陈承一样,遇到美女就邀请一起拍对手戏了!”一向嚣张跋扈的锦阎,一面虚心接受阁老的批评,一边还不忘拉陈承下水。

“你就别寒碜我了,我看中你的迈巴赫好久了,要不换换,这样我也就不要拍戏了?”陈承倒是马上还击。

两个叱咤风云的男人到了这个老人面前全然忘了身份,就像两个做错了事的小男孩,在爷爷面前相互抵赖撒娇一般。

“你们两个那里有做长辈的样子?”老人轻笑道。转个身,仔细打量了一番张慎,笑容收敛的几许,念到:“慎,即从心,从真。张慎,张弛有度,处世为慎。张慎啊,别紧张。你岳父跟了我三十年,我也没有把他吃了。其实我不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想要托你帮个忙啊!”

“您老这话,折煞我了。有事您交代,我办妥就是!岂敢自命为‘帮忙’。”张慎诚惶诚恐的回答。

锦阎也傻了,这家伙那里来得福气,受得起阁老的捧!再看张慎那张异域风情的五官,一时越好奇?

他撇了一眼陈承,陈承只是冲他苦笑。看来陈承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原本陈承想和张慎联手制衡嚣张跋扈的锦阎,但现在即使见过大风大浪的陈承也有点看不懂了。这张慎到底是城府极深在这里装傻,还是仅仅因为罗建国是他岳父所以收到阁老的器重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个项目的总体操盘人归他莫属了。

“我之前给小王爷公司取名的时候用的是‘璞真’,也就是希望他在对待艺术方面要‘归朴’,可他还是‘欲念’太多,即使是智慧胆识过人,也就是个土财主。而和他相对的就是陈承这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极高,也深得其中的门道,作品有时候可以称得上是惊艳。可就是心境不够,全由着自己的性子。”老人的声音极其平淡,声调幽缓,不轻不重,被批评的人往往虚心接受,不带半点怨言,老人严肃道:“这两个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却要一起做一件对我来说非常只要的事。反正我只是希望在我还没死的时候,能把这件事做好。您能处理好吗?”

“您言重了,能够跟在两位前辈跟前学习,才是我的福气。”张慎没有丝毫的犹豫,这事明摆着,有阁老做后盾,陈承和锦阎再不服,也没有办法。

阁老开怀大笑道:“你们两个不要吃醋,我可没有给他尚方宝剑,你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全当给他的磨练。”

陈承和锦阎笑了笑,话虽这么说,但是格局已定。

“慎儿必定是晚辈,还是需要多提携,提携!”站在比边始终不敢说话的罗建国终于开口了。

阁老望着他,“我不是一开始就告诉他方法了吗?”

张慎的脑海里有想起了“智斗”的经典唱段: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