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2章 要搞一言堂(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不是谷雨的杀手锏,他控制药剂厂的最主要手段还是原材料。强体药剂其中一味最主要的原料不是地球原有的植物,而是用多种植物相互杂交之后,催生出来的新植物,就像是橙子是用柚子和橘子杂交出来的一样,不过这种植物的杂交要复杂的多。谷雨虽然知道杂交培育的方法,不过从来没有去亲自试验过,他是直接从系统商店购买的种子,然后播撒在了jnd的谷超农场中,等到种植出来后,经过一连串的处理措施后,再出口到药剂厂。

离开了这种原料,就算是能够配置出来所谓的强体药剂,和原来的强体药剂的功效相比,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谷雨虽然是药剂厂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他的日常管理权限却不是属于他,而是属于三家央企。在谷雨宣布了中止授权,停止供应原材料之后,三家央企气的不行,他们向帝都市国资委主人朱彦辉发出了邀请让帝都市国资委一起向谷雨施压,强令让谷雨继续给药剂厂供货。

朱彦辉很明智地宣布在这次的事件中保持中立,谁的忙,他都不帮,谁有过错,他也不去评论。他这时候算是看清楚了,谷雨这个人虽然年轻,可能有些冲动,但是行事周密,牢牢地抓住了药剂厂的死穴,没有他的配合,三家央企根本就玩不转药剂厂。

三家央企不敢把朱彦辉怎么样,只能把气全都洒在谷雨身上,就在他们联合在一起,准备动用一些手段,迫使谷雨低头的时候,也不知是谁把消息透露给了媒体,一时间,媒体找到了兴奋点,连日长篇累牍地对这次的事件进行报道,就连国外媒体都惊动了,什么诺贝尔奖得主勇斗三家央企、论华夏投资环境的恶化等等文章,充斥着国外媒体的版面。

这些消息一出来,三家央企顿时不敢动了,在国内,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在国外,他们还是有不少顾忌的,尤其是牵涉到华夏和国外的经济大环境的时候,他们更是会变得慎之又慎,其他不论,如果因为他们的行为,导致国外的跨国企业和政府认为华夏的投资环境变得恶劣,这个责任,他们是担负不起的。

说起来,谷雨确实有资格成为国外政府和跨国企业观察国内投资环境好坏的一扇窗户,原因很简单,谷雨是史无前例的同一年度两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曾经帮助m国、r国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扑灭了登革热疫情、寨卡病毒疫情。这样一个旗帜性的人物如果都无法在国内正常经商,还要受到重重打击,那么谁还会相信华夏的投资环境是友善的?

就在三家央企骑虎难下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国资委出手了。国资委联合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向谷雨和三家央企发出了邀请,要求他们一起到帝都来,他们要协调解决药剂厂和饮料厂的问题。

央企的行政级别并不比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低多少,一般情况下,国资委也无法具体指导央企的工作。如果搁在其他时候,央企都不一定搭理国资委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这次调停,但是现在,他们急需要一个台阶下,毕竟药剂厂停产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逼迫谷雨可能带来的国际影响,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谷雨对国资委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这次调停,则是持欢迎态度。他其实也需要一个台阶下,这里毕竟是华夏,央企是华夏的嫡长子,控制住国家的经济命脉,得罪了一个,可能就是得罪了一帮,而且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在中央挂上号,一旦让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惦记上,对谷雨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为了表示对这种调停的重视,谷雨这边是所有重要人物全部出动,谷长松、谷雨父子俩,加上叶柔,刘雪鹏和徐小青一共五个人,浩浩荡荡直奔帝都。

三家央企这次也不在托大,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三家央企的董事长一一露面。

主持这次调停不是国资委,而是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副局长,他是带着一位领导的指示来的。领导的指示很简单,就是一定要成功调停这次的纠纷,同时还要让各方都满意。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副局长张旭林事先准备了多套方案,他做为体制内的一员,内心深处还是比较偏向三家央企的。他一开始,就先让谷雨表态,问谷雨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谷雨很干脆,说道:“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是明眼人,很熟悉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市场行情。我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初建立药剂厂和饮料厂的时候,我是不是有能力独自把这两家公司建立起来?实际情况是我没有独自去做这两件事,而是找了这三家央企做合作伙伴,把超过一半的股权分给了他们,对不对?我的想法很简单,钱是赚不完的,我更愿意交几个朋友,和我风雨同舟,一起把事业做起来,做大做强。说句够白的话,我是把每年几个亿,未来每年几十个亿甚至更多的利润让了出来,给了三家央企,我就当是交了保护费了,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我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别当缩头乌龟,能够为我撑腰。可是各位领导,你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粤东市的饮料厂被查封、人员被扣押,我和刘金宝先生想让他们派人过来,和我们一起去粤东市活动一下,救厂救人,至不济也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你们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连个电话都不肯接,一说让他们派人过去,就一推三六九,好像饮料厂只是我和刘氏集团的产业一样,跟他们屁关系都没有。各位领导,你们说,这样的合作伙伴,我敢要吗?饮料厂就是前车之鉴,药剂厂将来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我怕了,我怕将来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连个帮我的朋友都没有。为了避免将来我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的悲惨命运的出现,我这才痛下决心,向法院申请解散饮料厂和药剂厂,另寻合作伙伴。各位领导,我可以在这里表个态,我的这两个公司将来再寻找合作伙伴,还是会优先从央企中寻找,只要是真心想和我合作,愿意和我风雨同舟,共享富贵,共渡难关的,我都举双手欢迎。”

谷雨的话让张旭林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法说出来,粤东市饮料厂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粤东市政府如何处理这件事,他不方便发表意见,但是三家央企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却是够操蛋的,没有体现出一丁点的责任来,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没有和粤东市之间有什么猫腻,要不然,不会做出这种昏招的。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张旭林问三家央企的董事长道。

三家央企的董事长自然不可能承认他们做错了,他们拿出了发言稿,就要照本宣科,阐明他们的论点和态度的时候,谷雨摆了摆手,道:“各位领导,我再说两句。如果各位领导想让我撤回解散饮料厂、药剂厂的申请,可以,我甚至可以保持如今的股权架构不变,但是我要在公司章程上加上一条,就是在公司遇到危难的时候,所有的股东必须要团结一致,一致对外,不能首鼠两端,三心二意,否则的话,我有权将违背大股东意志的其他股东清理出董事会,并强行用市价全额收购被驱逐股东的股权。如果同意,我就撤销申请,如果不同意,那么申请继续有效,就等着法院作出最后的决定吧。”

“谷雨,你太过份了,你这是要在饮料厂和药剂厂中搞一言堂。”一位央企的老总怒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